您好!欢迎来到成都市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
首页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| 成渝社区“云联欢” 全球6.5万人同看一场“云春晚”
媒体报道 | 成渝社区“云联欢” 全球6.5万人同看一场“云春晚”
日期:2021-02-08
2月6日晚,“2021麓客共创之夜”社区春晚线上直播准时上演,四川天府新区华阳街道麓湖公园社区近1500位居民在线观看了这场特殊的“麓客春晚”。虽然这场晚会由于疫情防控从线下转为线上,但“云春晚”的品质不减,麓湖居民们的热情不减。播出当晚,分布于全球50多个国家的麓客同时观看了晚会首播,在线观众超过6.5万人。


成渝社区联动
在“云共创”中交流融合

在今年最初的计划中,来自重庆麓悦江城社区的首批重庆“麓客”受邀共同参与本届春晚,这也是成渝两地“麓客”的首次共创。9位重庆麓客社群的会长们自发组织,特别策划拍摄了一部微电影《梆硬的祝福》,并在“麓客共创之夜”晚会上首播,向成都“邻居”送上“见面礼”,用另一种方式实现成渝社区“云联欢”。

《寻找爸爸》的情景剧同样来自成渝两地“麓客”共创。由于重庆的“麓客”无法到现场演出,成都“麓客”为此专门安排摄影师、导演到重庆,与重庆“麓客”们一起,经过多次线下排练,不断融合创新,将真实的生活拍摄进《寻找爸爸》中。通过这次联动创作,成渝双城“麓客”间获得更多情感交流,增进了友谊。

这样的双城联动,也让一直以来关于“麓湖模式是否能适应重庆”的讨论在某种程度上有了答案。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协同发展背景下,麓客精神在重庆所播下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,并且彰显出特别的“城市性格”。


543人1239.3小时讨论
共同捧出“文化大餐”

对于麓湖公园社区的居民们来说,“麓客春晚”并不是个陌生词。自2019年至今,已连续举办了三年。

今年“麓客春晚”协调麓湖议事会及42个麓客社群深度参与,同时还链接到哈密尔顿麓湖小学等多家在地机构联合共创。一共543人耗时1239.3小时参与线上线下讨论,最终将45个海选节目混编组合成20个节目进行统一录制与节目制作。晚会的筹备还吸引到全国各地的“麓粉”们参与,他们通过“云共创”的方式融入晚会筹备过程。

“麓客共创之夜”的筹备有着细致分工。今年,导演组队伍再次扩大,分工更加明确和清晰,并首次加入了文学执导、外联统筹、舞蹈编导、语言类节目编导、戏剧导演、音乐总监等,提高了这场盛大晚会的效率,也保证了质量。“今年我们将工作拆分给各个团队,按照不同节目类型组成了强大的导演团队。经过专业化的分工,工作效率和节目质量有了很大提升。”第三次担任晚会总导演的麓客唐文婷表示。

历时100多天,345位演职人员与志愿者共同参与这台晚会的排练与演出,其中年龄最小的5岁、最年长的75岁。所有演职人员都是来自于成都麓山、麓湖以及重庆麓悦江城的居民,他们并非专业演员,却拿出了最专业的态度。

除了演职人员的努力,居民志愿者们也给力支持“云春晚”。有的志愿者全程跟踪节目组拍摄,有的在各个节目团队中跑前跑后。61岁的摄影爱好者秦开志在晚会播出一个月前报名,成为本次晚会最年长的志愿者,他一边学习拍摄技巧,一边跟随演员排练,用摄影机认真记录下晚会台前幕后的细节。

“麓客共创之夜”
增强社区“共生力”

举办一场晚会需要耗费大量的物资和成本,麓湖议事会的居民议事员动员面向整个社区为晚会发起募捐项目。截至2月6日晚,累计收到捐款超过400笔,共计5万余元。参与捐赠的不仅有大部分组团的居民和商家,还未交房入驻的居民也踊跃参与,甚至还有并非麓湖居民的“麓粉”。

今年的“麓客共创之夜”是第一次将主导权交还给社区居民,加强社区治理的同时唤起居民活力。晚会中的两个戏剧类节目《选举》《有“麓”有家》,均由居民们自己编剧,讲述了在新的社区发展机制之下,麓湖的趣事及全社区同心抗疫的故事。

麓客“云春晚”或许不是中国诸多“春晚”中最精彩的一个,却是独一无二的社区春晚。

在丰富多元的社区庆祝活动中,“麓客共创之夜”有着独特的魅力,除了在线上播出的形式之外,这台完全由居民自组织自筹办的晚会所呈现出的“共生力”和“文化自发性”都对社区发展治理有着重要意义。

(文章来源: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刘福燕)

注册

手机号码
邀请码
密码
确认密码

忘记密码

手机号码
邀请码
密码
确认密码